复刻表
复刻表

认识CYMA表是从“十二金刚”开始的:二战时英国国防部为军人制定了一大批军表,英国将此需求委托给伦敦的珠宝代理商Goldsmiths&Silversmiths Co.,Ltd。因战时急需要大量军表,成就了一只相同外观却有十二款不同logo厂家的特殊表款。分别是万国IWC、欧米茄Omega、浪琴、积家JLC、西马Cyma、宝玲Buren、倚年华Eterna、Grana、Record、Timor、Vertex、拉马尼亚Lemania 。俗称“一打脏家伙”(The Dirty Dozen:十二金刚)。

Autorotor的辉煌——CYMA西马机械表-复刻表
英国军表“十二金刚”

这十二家厂家都尽自己的能力交付更多的腕表,共十五万枚军表中主要配备给特别部队,包括无线电操作员和炮兵业务人员。可以看到这批军表地位是属于巅峰级别,无论历史故事还是设计风格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能收齐十二只军表更是凤毛麟角。

Autorotor的辉煌——CYMA西马机械表-复刻表

或许大家对西马表比较陌生,实际上他的历史还是蛮辉煌的。十二金刚中的CYMA共交付了两万枚英国军表,这个产量相比其他表厂排名第三,不得不说实力非常雄厚,下面跟大家普及下他的历史。

1862年,Schwob兄弟(Joseph和Theodore)进驻当地 的制表业,创立Cyma公司,专注发展先进的机械表生产技术。1891年,来自瑞士钟表业摇篮地Le Locle的商人Frederic HenriSandoz创立了一家以生产计时表为主的公司,并在一年后与Schwob兄弟成为合作伙伴。这时候的西马表已能率先生产复杂的报时表、极其复杂的机械表及计时表,每日产量达150枚

迈进20世纪,西马表先后获得多项殊荣,尤其在生产纤薄型腕表方面更傲视同侪。1903年,其超薄杠杆机芯便获得纽沙特尔天文台颁发的证书嘉许;又于1905年推出厚度只有3.85毫米的701型号机芯,是当时表坛一项突破性的卓越成就。至1910年,西马表在布鲁塞尔展览会大放异彩,获得第一名的殊荣。1920年代,西马表率先引进了可互相转换的零件,厂房的生产规模因此而大大增加。1929年,西马公司获巴塞罗那展览会颁发第一名奖项。1938年,工厂员工已达到2000人日产量达到4000枚。这个产量级别可与当时的欧米茄相提并论。

Autorotor的辉煌——CYMA西马机械表-复刻表

西马表于1943年推出了品牌的第一枚自动腕表;其后于1957年推出的485型号自动机芯“Autorotor”更被沿用至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多款创新的设计令品牌的声名更上一层楼,包括一个八大单匙的机械闹钟(1945) 和Sonomatic闹钟(1957)。可惜的是家大业大,石英危机来临时西马也受到极大的挑战,在1966年西马转让给ASUAG集团控股,集团在1968年创立Synchron将CYMA与Doxa(时度)和Ernest Borel(依波路)三家表厂做合并一起运营。

可惜石英时代来临,西马表虽也做了转型生产电子表为主,但还是难以为继。直到1986年被香港时光廊收购后,转向中国市场后才呈现良好态势。

实际纵观西马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实际跟许多瑞士腕表品牌相似,可惜的是没有欧米茄浪琴那般幸运遇到海耶克;虽然西马给人的印象算不上多高大上但目前还是活的好好的,这就比什么都好。

今天也碰到一只CYMA辉煌时代的代表之作,搭载着自产Cal.485机芯的“Autorotor”,这枚大三针出自五六十年代,也是西马最后一枚自产机芯,再后来就改为ETA为主的共用机芯。

一晃六十多年过去了,此表还是保留着原貌状态确实不容易。可以看到35.5MM的钢壳上,采用最经典的圆壳弧耳造型;表镜采用亚克力胶镜材质,在三点位置内侧增设放大镜。

这枚西马虽不是“十二金刚”,但其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不会差过军表,作为西马自产机芯绝唱设计,敢为人先的精神,做出与众不同的设计。机芯作为腕表的心脏,西马曾拥有过辉煌的历史,也算见过天地,可惜看不到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