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土点讲,《陀飞轮》大家都识唱,但机械表中的陀飞轮(Tourbillon)到底是什么?陀飞轮有什么用途?陀飞轮到底为什么那么值钱?想多认识机械表的入门初阶玩家,就一定要了解什么是陀飞轮手表!

什么是陀飞轮?先了解陀飞轮为何会出现
要了解什么是陀飞轮,要首先明白为什么陀飞轮会被发明出来,也要先了解陀飞轮的历史。18世纪末,当时的人都仍然主要使用怀表,但是怀表的特点是,长期都以同一方向放在衣袋中,而世界上有一种怀表的天敌-地心吸力,地心吸力是钟表机芯运作规律的大敌,机芯中的摆轮摇摆速度会受怀表不同的摆位,致使速度上变快或变慢,令怀表的走时有误差!
因此,如果想要怀表变得更准时,更必须令机芯减少受地心吸力的影响,因此,当时陀飞轮被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抵消地心吸力对机械装置带来的不利影响,令摆轮的速度可以维持正常同一的速度。

到底是谁发明陀飞轮?
要在地球上造出一种事物抵销地心吸力?天荒夜谭?但早于220多年前,钟表大师宝玑Breguet,就于1795年所发明了陀飞轮,并在1801年申请专利,从而改变钟表的发展历史!
陀飞轮听落简单,但实际工艺却是非常复杂,事实上,当时1801年申请专利,陀飞轮仍然未能真正投入使用,直到1805年,第一只陀飞轮方被量产发售!而时至今日,都仍然与万年历及三问工艺同列腕表三大复离工艺!

什么是飞行陀飞轮?(Flying Tourbillon)
在宝玑发明了陀飞轮之后,又有钟表大师将陀飞轮技术进化,到了A. Lange & Söhne发展出「飞行陀飞轮」(Flying Tourbillon),与宝玑的陀飞轮一样,以摆轮的轴心为中心结构,同样会360度自转,但删去了陀飞轮组件的上支架桥板,改由底部固定陀飞轮组件,令陀飞轮尤如漂浮在机芯之上,因此得来「飞行陀飞轮」之名。
陀飞轮的运作原理是如何的?
陀飞轮可以抵销地心吸力影响的原因很简单,其实就是将擒纵结构(包括:摆轮、游丝、杠杆与擒纵轮及其他最易受引力影响的组件)固定在一个框架内,然后每分钟360度不停地自转,在旋转的过种中,所有误差有规律地重覆,就会互相抵消,而且摆轮轴轮不断转换的接触点亦促使系统流畅运作!
陀飞轮今天对腕表的功能是什么?
一如文首所述,陀飞轮结构可以为怀表抵销地心吸力的影响,但对于今时今日以腕表为主流的世界而言,地心吸力已非当日般起着最重要的走时影响因素,因为我们戴着腕表之时,本身已经可以令腕表不断变化方向,对于陀飞轮的实际需要,的确不如当初般重要。但却不代表这是一种过时的工艺,反而愈发往工艺方向发展,愈是复杂,愈是创新的陀飞轮呈现手法或制作工艺,愈是显示表厂的实力!
时至今日,多家表厂都推出双轴甚至多轴陀飞轮,令陀飞轮不限于单一的360度自转,而是多角度的旋转,令到整个陀飞轮结构就像是一个星球般,在表盘上转动,例如积家的Master Grande Tradition Gyrotourbillon 3 Jubilee腕表正是一例,其结构已经超越了当初陀飞轮的想像!
说到底,高级机械腕表就是工艺品,所以不用奇怪陀飞轮腕表看似共非「最实用」,但却是最值钱的工艺杰作,看着陀飞轮如像飘浮在机芯之上,每分钟转一圈的转动,带来极佳的视觉效觉,实在是难以言喻的神奇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