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只怀表,凝聚着一位藏家的所有想望。江诗丹顿团队耗时八年,完成这款集卓越技艺与传统制表精髓于一体的杰作,倾力实现藏家内心对于时计的渴望。

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西敏寺钟声自鸣报时怀表Tribute to Johannes Vermeer,由江诗丹顿阁楼工匠部门根据订制客人意愿特别打造的独一无二之作,在一段漫长的交流、探索与克服挑战过程中,打造出全新3761机芯,实现藏家心所向往的西敏寺钟声;军官式表壳底盖上惟妙惟肖再现荷兰艺术巨匠Johannes Vermeer于1665年左右创作的名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雕饰华美的表壳,吊环上装饰着两个手工雕琢的狮首。整只怀表里里外外的所有细节,所有讲究,都是依照藏家对于时计的热诚与渴望来实现。

这只表从2013年开始研制,负责制作此表款的团队,是打造出江诗丹顿复杂功能时计巨作57260的原班人马,委托江诗丹顿进行此次订制时计的收藏家表示:「我一直梦想收藏一枚真正的西敏寺钟声报时怀表,以五个音簧对应五个音锤传递声音,并具备大自鸣和小自鸣两种报时模式,并且采用微绘珐琅工艺装饰。」为此,他们为藏家全新研制出3761手动上链机芯-这枚直径71毫米、厚度17毫米的机芯,包含有806个零件,由陀飞轮精准调节运转,具备西敏寺钟声大自鸣、小自鸣和三问报时功能。

陀飞轮设于机芯下半部分,透过表底盖可欣赏到这一精巧装置以每分钟一圈的速度持续旋转。机芯配备了西敏寺钟声报时,这是机械结构最为复杂的报时装置之一,需要五个音簧传递声音,每一个音簧对应一个独立的音锤控制,由四个齿条带动着音锤,依次敲击音簧报时,传递出钟乐声。

「西敏寺钟声」的名称源自伦敦西敏寺英国国会大厦钟楼上的大笨钟(Big Ben),其报时钟声为四小节旋律,由四个不同频率的音符组成。在大自鸣报时模式下,时计在每个整刻会完整报出刻钟和小时。在小自鸣报时模式下,整时报出整时时间,整刻则仅报出整刻时间,不继续报出小时。此外,还可以随时通过表壳侧面的滑杆启动三问报时功能,按照刻钟、分钟和小时的顺序依次报时。9点钟位置设有选择器,提供三种模式选择:在「响铃」模式下,时计会如时钟一般,每逢整刻自动报时;「夜间静音」模式是特别研发的新功能,在收藏家选定时区后,引入到怀表搭载的3761机芯中,可在晚上11点至次日早上9点之间自动关闭响铃模式;在第三种模式「静音」模式下,报时机制则完全被关闭。此外,怀表的10点和11点位置之间另设有一个选择器,用于切换大自鸣和小自鸣报时模式。3761机芯配备两个发条盒, 可在大自鸣报时模式下为乐音报时机制提供大概16小时的动力储存,为时间显示提供80小时的动力储存。

机芯的每一个细节都一丝不苟,完全以手工装饰打磨,尽显制表传统精髓。摆轮板桥通体饰以精美雕饰;机芯板桥用钻石膏打磨出镜面抛光效果;夹板经过电镀处理,并以日内瓦波纹装饰,呈现出柔和的香槟色调。每一处细节都尽显高贵的制表传统精髓。

早在这一个订制项目启动时,藏家就表明希望委由珐琅艺术大师Anita Porchet采用微绘珐琅工艺在军官式表底盖上再现Johannes Vermeer的名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要在直径98毫米的范围内微缩再现名家之作的精妙,实属不易,最终成果确实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微绘珐琅这项传统艺术工艺的不朽魅力。
要将精美艺术浓缩于表盘上,需要极为耐心细致,仅仅是在少女的头巾上填涂一层釉料,就要耗时两周。为了重现原作微妙的色彩层次,仅黑色就需由七种不同色调的釉料精心调配而成。此外,每上一层釉料便需入炉烧制一次,需在炉内反覆烧制20次左右,才能达到釉彩固色的效果,过程中没有重新修改调整的机会。整个微绘过程历时七个月之久。此外,怀表的主表盘采用大明火珐琅工艺,呈现出温润的蛋壳色,与蓝色珐琅罗马数字时标相映生辉。
表壳侧边的精美装饰带有由茛苕叶和郁金香花组成的图案,外缘环饰一圈宛如「珍珠」的雕刻图案,借此向Vermeer这幅传世名作致意。这些细致的雕刻图纹,由江诗丹顿雕刻大师逐一完成,过程中需先用划线器勾勒出装饰图案的轮廓,在图案周围用雕刻刀以平雕手法,凿刻出内凹的背景空间和层次感:随后对切面和边缘线条进行打磨抛光,并运用细线雕刻技法,突显阴影和细节。最后经过一点点的精细雕刻,突显哑光与抛光表面的对比,令图案更加清晰。
吊环上所雕饰的一对雄狮,犹如精巧的艺术雕塑,唯妙唯俏地昂首咆哮。雄狮由一整块金材质雕琢而成,在原材料上进行雕刻前,需先制作出多个3D立体列印模型,确定最合适的尺寸。两头狮首非常神似,仅鬃毛略有差异。雕刻大师首先会用铣刀粗略地雕出狮首的轮廓,然后用不同的雕刻刀进行更细致、精准的刻画;随后采用特定工具,交替呈现出缎面、哑光、抛光等丰富的纹理细节,有时还需要专门制作工具。历经五个月,这枚怀表最终得以充分展现出雕刻与雕塑艺术的细节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