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刻表
复刻表

当一项创新发明开创了悠久历史,历史绵延孕育出文化,流传后世的不单是几纸文献纪录,而是影响世界的不朽传奇。就好比陀飞轮这项钟表复杂结构,它在距今220年前的西元1801年6月26日问世,当时正值法国共和历的IX年获月7日,瑞士制表师阿伯拉罕-路易.宝玑先生(Abraham-Louis Breguet, 1747-1823)所发明的这项调校装置获得了官方机构颁授的专利权,从此缔造品牌BREGUET宝玑故事的崭新扉页,更铸就整个钟表界的关键里程碑。

是艺术、是历史,更是表迷的梦想:宝玑陀飞轮220周年-复刻表

陀飞轮之于钟表到底多么具有代表性?它是精细工艺的象征、是机械动感之美的化身,是你目光停驻、聚精凝视的焦点所在,是表迷藏家们梦想清单的金字塔顶端。每一位表迷心底都有属于自己的Grail Watch,或许是最名贵、最罕见或是最复杂,纵使款式不一、风格各异,但无法否认的,陀飞轮永远都占有一席之地。2021年,陀飞轮迎来诞生的220周年,这项曾让宝玑大师自述「付出大量财力物力」的装置,在现代精良制表技术的面前开展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姿态。

Tourbillon:来自19世纪天文学
行星运行的微缩概念

当陀飞轮运行作动,你的目光必定会随之流转,因为你所凝视的精巧机械装置,正是微缩宇宙在钟表上的精妙呈现。宝玑先生在向法国国家工业专利局提交专利申请时,曾特别致函内政部长,说明一项适用于时间测量机制的新发明,并将其命名为「Tourbillon」也就是陀飞轮。这个法文字虽然在今日代表「猛烈旋转」的意思,但根据法国哲学家与物理学家笛卡儿以及19世纪大词典对于「Tourbillon」一字的解释,是指围绕单一轴线旋转的行星体系,或是驱动行星围绕太阳旋转的能量。

是艺术、是历史,更是表迷的梦想:宝玑陀飞轮220周年-复刻表

当摆轮运转,摆轮轴心与轴心旋转的孔洞会产生摩擦,而早期怀表因为都是以垂直方向放在外套内袋,造成摩擦的位置被固定在同一个方位,长久下来,零件的过度磨损会对精准造成影响;因此宝玑先生的崭新装置,便是将整个擒纵系统——包括摆轮、游丝、擒纵轮与擒纵叉——都组装在一个规律旋转的框架,由框架带动整个擒纵自转,如此一来摩擦产生的误差,便会因为规律地重复以及不断转换摩擦接触点而互相抵销,借此提升钟表走时的精准度。

在钟表如此精巧的方寸世界里,奇迹般实现了宛如行星天体般周期规律、运作不息的动态,自然会吸引不少皇室贵客、欧裔名流购买拥有,包括35枚珍稀时计以及其他5款座钟、航海仪器等作品,从现有的历史档案中不仅能针对这些珍品一一寻迹,清楚了解时计的制作、出售时间甚至是客户的身份,还能在现今诸如大英博物馆、纽约、义大利与耶路撒冷的各大博物馆中看到部份珍品,而宝玑的品牌博物馆则珍藏了其中三枚时计。

今日的陀飞轮小宇宙:
纤薄3毫米、精巧0.29克

现代的陀飞轮装置经过长达220年的开枝散叶,无论结构、材质都变化万千,而对于传承了阿伯拉罕-路易.宝玑先生制表精髓的宝玑品牌而言,陀飞轮更是一直以来最擅长诠释的复杂功能。例如宝玑最新一代的超薄自动上链陀飞轮机芯Cal. 581,由于配备环形自动盘,让机芯厚度仅3毫米,超薄的水准足以媲美三针表的自动上链,更何况是搭载了复杂的陀飞轮装置,纤薄的体积尤其难能可贵。如此一枚世界数一数二、极致纤薄的陀飞轮机芯,让表款能够以无比优雅的外型呈现。

是艺术、是历史,更是表迷的梦想:宝玑陀飞轮220周年-复刻表

超薄体积之外,581机芯更透过科技材质的运用让这项历史悠久的古典功能更臻完美。它的陀飞轮框架以钛金属材质制作、重量仅0.29公克,搭配矽质宝玑游丝与矽擒纵叉,抗磁性、等时性都更佳,让腕表的走时表现更为精准。

搭载581机芯的表款之中,以Classique 5367甚为优雅,大明火珐琅材质的简洁面盘,搭配经典宝玑指针与精致的花式分钟刻度,向来吸引钟情古典风格的仕绅一见倾心;又如延伸出的型号之一Classique 5395,尤其堪称是Openworked面盘的极致展现,以手工切削夹板将近一半的材质,将夹板大幅镂空之后仔细倒角修饰,再适当地在骨架上装饰巴黎钉纹机刻雕花,不仅轻薄、更是通透,款式古典含蓄,但呈现手法却是大胆傲人。

是艺术、是历史,更是表迷的梦想:宝玑陀飞轮220周年-复刻表

又或是以陀飞轮框架整合时间等式凸轮的Marine 5887,同样是以581机芯为基础,具备陀飞轮、万年历、时间等式三大复杂功能,是宝玑现行腕表最复杂款式。陀飞轮装置透过差动齿轮整合一般走时齿轮以及时间等式齿轮组,因此可看到4点钟位置镜面下方除了摆轮以及陀飞轮框架之外,还有一个线条特殊、外观如肾形的凸轮。

是艺术、是历史,更是表迷的梦想:宝玑陀飞轮220周年-复刻表

另一款Tradition 7047芝麻链陀飞轮也是Openworked面盘的杰作,与581机芯纤巧精致的陀飞轮不同,7047更具有现代与古朴交织的古风,给人如磐石般稳定的感受。上半部的大型陀飞轮占据整个面盘大半面积,搭载少见的钛金属摆轮以及矽材质的双层游丝,并结合源自怀表的芝麻链装置;同样受到宝玑古董怀表的启发,包括摆轮以及摆轮夹板的形状,都出自阿伯拉罕-路易.宝玑的初创设计。

举凡世界上的重要发明无不追随者众多,但名为开创者的仅有一人;而陀飞轮这项钟表复杂装置,已经写上了宝玑的名字。220年前宝玑先生将机械结构宛如行星绕行的动态做为命名灵感,今日这个字词已然化身为钟表工艺的象征,分秒运行如斯,这份领航钟表历史的至高头衔也将持续荣耀。